目前,随着新能源汽车、储能及消费电子领域对高能量密度锂电池需求的激增,全球锂电池技术的发展已接近技术瓶颈,因此高性能负极材料成为目前锂离子电池的研究热点之一。
硅基负极材料因其理论比容量(约4200mAh/g)远超传统石墨负极(372mAh/g),成为行业突破能量密度瓶颈的核心方向。当前,化学气相沉积法(CVD法)等技术的突破,已推动硅碳、硅氧负极产品逐步实现产业化,璞泰来、贝特瑞等头部企业产能加速落地,2025年或将成为硅基负极规模化应用的“元年”。同时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负极、金属锂负极等多种新型负极材料的研发正如火如荼地进行,并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。
针对各类负极材料的产业化技术与国内外市场状况,中国粉体网将于2025年6月24-25日在安徽合肥举办第二届硅基负极材料技术与产业高峰论坛暨2025CVD硅碳负极材料前沿技术论坛。旨在为负极材料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搭建深度交流的平台,开展产、学、研合作,助推负极材料行业持续健康发展。
SUBJECT
SCHEDULE
导电剂与多孔碳对硅碳负极性能影响
CVD 硅炭用多孔炭的制备及性能评价
全固态电池硅基负极的开发思考
硅基负极材料的持续改性研究
硅基负极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
硅基负极: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
锂电池负极材料进展与双重改性策略提高硅碳负极稳定性
纳米氧化锆微球的制备、表征及在硅碳负极的助力
硅基负极材料规模化应用的挑战与机遇
硅碳负极颗粒碳包覆率的NMR快速检测方法
低成本高性能沥青基硅碳用多孔碳材料的开发
硅碳负极多孔炭材料的产业化
电化学储能无定形炭材料结构调控及技术开发
高性能微纳结构硅碳杂化材料可控构筑及界面调控
超长碳纳米管的单分散及其在硅碳负极中的应用研究
高性能硅基负极关键材料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
硅基负极材料结构设计及其性能研究
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微结构——应力耦合关系研究
GUIDE
时间:2025年6月24-25日
地点:安徽省合肥市
会议酒店:合肥新站利港喜来登酒店
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铜陵北路1666号
交通合肥站,距离酒店约4.1公里
合肥南站,距离酒店约13.0公里
合肥新桥国际机场,距离酒店约50公里